大家好信钰证券,我是小俗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上古时期,那是一个没有法律约束的时代,古人还处于狩猎采集社会。
正是因为没有成文的法律,人们为填饱肚子,一是靠抢夺掠杀来生存,二是偷盗别人的食物,这是最早的犯罪源头。
当然,有犯罪就会有惩罚,到了文明时期,为了保护劳苦大众的财务,使人们安心参加劳动,持续生产,法律得以衍生。
在公元前2220年前,司法鼻祖皋陶就为治理国家,促进社会和谐,制定了“五刑”,因此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实施法治的国家。
当然刑罚附带的惩治手段,主要还是为了弥补受害人的心理创伤,同时警醒和教育犯罪人。
使得经过社会治理后,最终达到无刑的地步。
但人心是不可测的,有些人就是不分是非;不懂对与错;不会区分自身的行为,为了个人目的而走上犯罪道路。
展开剩余85%因此经过数千年的法治,封建王朝对于犯人的刑罚也越来越严厉,为了惩治这些人,人们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刑罚。
有不少刑罚甚至残忍至极、骇人听闻。一直到了近代,这些刑罚依旧有在沿用。
今天,我就带你们来看一看,我国近代有哪些刑罚。
一、流放、死刑—木枷锁
平常我们看电视剧可以看到,像有些犯人头上会戴着木枷,其实这是刑罚过程中刑罚锁,附带的一种惩罚措施,名叫木枷锁。
这种出自明代的木枷锁虽然是用于被判处死刑或是流放的犯人。但木枷锁也是要分等级的,像判了死刑的一般会头带木枷锁,手、脚拴上铁链子。
而像流放需要长期行走的话一般只需要在头上戴上木枷,稍微犯事严重点的,最多将手也套上。
像上图这3人就是流放过程中,吃饭时,官差将他们头上的木枷取下,另将双脚套上木枷,防止他们逃跑。
别看这种木枷锁,好像很简单,只是两块木板合在一起。其实这锁已经被巧匠制成了机关木枷锁,用起来很安全,也很方便。
只是戴的时间过长,很容易挫伤。
二、游街—十字架锁信钰证券
在西方十字架刑罚是一种异常残酷的刑罚方式,只有奴隶和被认为是罪大恶极的罪犯才会被这样处死。
但到了清朝末年传入中国以后,十字架刑罚并不是被作为死刑执行,而只是一种用来羞辱罪大恶极的犯人游街和押赴刑场时使用的附加刑。
或是在刚抓到时,为了怕犯人逃跑,先在他们的脚上套上铁链,然后绑在十字架前。
上图的这张照片拍摄于1899年,因为逃跑被抓,他被绑成了十字架的形状,由于脚上被套上了厚重的铁链,他甚至不能站立,只能跪伏在地上。
“万金油刑罚”—笞刑
上图是起源于战国时期,一直沿用至清末。古代封建制度下,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的笞刑。
这种刑罚一般是针对轻微犯罪人群的惩罚,但发展到后期,不管犯什么罪,哪怕是死刑也要先受笞刑。
笞刑在隋唐及之前的朝代,一般是先褪去受刑人的裤子,然后用以竹条或木板击打受刑人的腰部、脚部和臀部;到了元明清以后,变成了褪去裤子后,用棍棒或木板击打臀部。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刑罚方式之一。刑罚虽轻,但对于封建社会的女士,精神伤害很大。
“罪大恶极”—斩首
上图是一张清朝末年的照片,一名义和团成员在清朝官员与外国人的监督下,准备被刽子手执行斩首。
斩首是死刑的一种,过程是刽子手将受刑人的头部砍下,是一种极其残忍的酷刑,因为不论是用什么姿势,其出错的几率都非常高。
古人曾有过记载有一次在斩首犯人时:
“一刀只把脖子割断了一半,受刑人的身体仰面倒向了支架的左边,脸朝天,腿和脚在抖动,手无力地抬起......刽子手又朝他的脖子砍了三、四下,才砍下了他的头。”
而古代把斩首定为午时三刻,也无非是迷信正午阳气最盛,可以冲淡一些阴气。
偷盗、审问犯人—鞭刑
在看电视剧上,我们可以看到,官差在审问犯人时,通常会时不时往犯人身上抽上几鞭子,犯人也会因为疼痛难忍而大叫。
像上图的老照片中,一个贫困的老百姓因为偷窃了地主的粮食,他被吊在半空,执行鞭刑。
这种用鞭子抽打的刑罚自黄帝时期就已经存在,是封建社会上流人士用来惩罚小偷、奴隶或是审讯犯人时使用的附加刑。
我国直到新中国成立,这种刑罚才被废除,但世界上有些国家,依旧在沿用,是一种非常侮辱人格的刑罚。
被认定为重犯—立枷
上图为义和团成员被清军和洋人逮捕后,判处立枷。
立枷又名站笼,最开始出现于明朝,但由于过于残忍,最终没有列为司法酷刑,到了清朝以后,立枷正式被确定了刑罚,写入《大清律例》。
这种笼子一般会用小臂粗的木头制成,设计的比人站起来还要高一大截。在行刑的过程中,犯人会被押入站笼里,站在砖头或石头上,头部被套上木枷锁,对外示众。
然后根据受刑人,罪行的大小,决定抽去多少砖块,这些砖块决定了受刑人会经历多长时间的痛苦。要知道,如果把砖头一次性全部抽掉,那受刑人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会被木枷卡住头部,窒息而亡。
然而如果一块块的慢慢抽,那犯人在这个过程中所受的痛苦和恐惧感,自是不言而喻的。
总结
当然,除了以上的这些刑罚,在古代还有很多令人闻风丧胆的酷刑,这里就暂时不说了。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古代的那些让人谈之色变的刑罚早已经伴随着文明的进步,远离我们这个社会。
但只要是有阴影的地方,就会有阳光,只要是有法外之地就必然有法律。
原创—小俗事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刑罚与刑具》信钰证券
发布于:天津市佳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